今天是: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 9:33:56

您当前的位置:工作动态 > 团委工作

安徽省在全国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 新闻来源:管理员
  • 发布者:超管部门
  • 发布日期:2017-01-09 20:20
  • 点击量:10572 次

  4月15至16日,全国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安徽、天津、黑龙江、上海、四川、山西等6个省、市作了经验交流。

  团省委副书记王琦作了《放大品牌效应 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面对面”活动推进到市县基层》典型发言。主要成效:

  一是省级层面做示范,注重反映普遍性利益诉求,在形成品牌、扩大影响上下功夫。

  主题确定早。经过多次研讨论证,超前谋划,2010年3月就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确定为2011年活动的主题。8月份,团中央向各省征求2011年“面对面”活动主题时,我省就正式上报该主题。

  调研工作实。4月至8月,赴北京、上海、广东东莞、浙江杭州和省内有典型意义的4个市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8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2份,访谈新生代农民工40余人次,到省直有关厅局访谈13人次。我们撰写的调研报告在团中央权益部组织的课题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与代表、委员互动强。省“两会”前夕,到代表、委员驻地举办专题汇报会,凝聚扩大共识。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团省委书记王宏同志提交了《切实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建议,接受了《人民日报》的采访,做客新华网与网民互动交流。团省委副书记汪华东同志在省政协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省委、省政府、省政协4位领导作了批示。

  活动效果好。省“两会”前一天,《安徽日报》整版介绍了调研的开展情况和调研成果。省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组提交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案,被确定为重点提案。在省本级示范带动下,全省17个省辖市全部开展了集中活动,省、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0余人参加活动,召开面对面座谈会70余次,提出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提案、议案、建议50件。82个县(市、区)也开展了规范的面对面活动。

  二是市级层面抓规范,注重抓好工作落实,在完善机制、优化流程上下功夫

  抓机制建设。团省委联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联合下文,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吸收省人大办公厅、内务司法委员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和省政协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为成员,统一指导、规划和组织实施“面对面”活动。10个市参照省里的模式,与当地人大、政协联发文件,7个市转发了省里的文件,“面对面”活动实现了制度覆盖。

  抓工作培训。结合全省权益工作座谈会,指导市县在同一主题下选择二级议题,规范了工作程序。各地除了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住房、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医疗等现实情况外,还关注心理状况、闲暇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宿州市形成《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调研报告》、马鞍山市形成《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抓模式创新。各地在同一主题下,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在走访调研、起草提案、沟通交流、集中呼吁等环节,结合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和模式。

  三是县级层面求拓展,注重推动涉及青少年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在典型引导、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坚持考核督促。把县级开展“面对面”活动情况,作为对地级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之中,提高分值权重;坚持典型引导。黄山市休宁县注重活动的有形化建设,提出“五个一”活动,即:建立一支工作队伍、组织一次专题调研、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提交一个提案(议案、建议),增强了县级开展“面对面”活动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六安市金安区团委把活动延伸到街道社区,金安区清水河街道依托基层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区人大代表和新生代农民工及其亲属子女面对面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