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上午 9:33:56

您当前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2009年花山区少先队工作总结

  • 新闻来源:管理员
  • 发布者:超管部门
  • 发布日期:2017-01-09 20:49
  • 点击量:13393 次
坚持四个结合 创新彰显特色
 
          ——花山区少先队工作侧影   
 
    花山区是马鞍山主城区,地处城市中、东部,与南京江宁区接壤。全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辖一镇四街道,13个行政村,40个社区,总人口25.4万。辖区内有中学9所,小学17所(其中,市管小学3所,区管小学14所),市管特殊教育学校1所。区属14所小学在校学生数12515人,教师总数801人。
    近几年来,花山区教育工作紧紧抓住全市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契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优秀组织单位、教育部“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省首批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全省少先队重点工作示范区、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09年,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体验教育和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以提高少年儿童全面素质为工作目标,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有效尝试,实现了“四个结合”即把少先队工作与学校的德育常规、新课程改革、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社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一、   少先队工作与学校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
   2009年,我区少先队组织始终坚持把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载体的创新。主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让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我们每学期开展一次区级的主题中队会评比。今年10月,结合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庆祝活动,举办了“我爱我的祖国”主题中队会评比。在区属各校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共展示了17节优秀的队会课。市、区两级领导也亲临现场并对对此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反响较好。
   二是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传统文化特色活动相结合。区少工委组织开展了“古诗文吟诵”、“红色歌曲大家唱”、“老少同乐迎端午”等活动。这些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的活动,在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对传统道德的理解。
   三是大力开展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如王家山小学今年的读书节秉承了以往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好书漂流、师生同读、亲子共读、红领巾广播好书推荐、淘淘乐旧书跳蚤市场、书香家庭评比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今年,区少工委还组织各校开展了“改革开放30年”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征文比赛,其中有16篇征文在市级获得优异成绩。
    四是开展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评比。自2004年开始,我区就加大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区级行为规范示范(优秀)学校评选活动,评选内容涉及文明礼仪、校园卫生、校园文化、课堂表现、课间活动、放学乘车等11个方面,评选方式融随机抽查、学校互查、机关测评于三位一体,最终评出1所示范学校,4所优秀学校。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区学生的整体德育常规和道德水准有明显的提升,有效促进了花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前,我区有3所学校被命名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1所学校被命名为市德育特色学校。
   五是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年初,区少工委在师苑小学举行了全区《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培训会暨学校德育团队干部年会,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围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中“分年级工作内容”、“大队辅导员职责”以及“体验教育”、“‘手拉手’互助活动”、“‘雏鹰争章’活动”等篇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2月,组织区属小学团、队干部参加了在省工会干校举办的共青团马鞍山市第二十七期团、队干部理论培训班,培训期间,学员们有幸聆听了省团校戴启明教授等四位专家所作的有关团、队理论报告,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大家一致认为:四场报告都很精彩,既有务虚的理论,又有务实的工作实践剖析;让学员们从宏观上领会了团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从微观上学到了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6月,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在各校经过第一轮笔试后,6月23日下午,在东苑小学举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决赛),比赛分为自我介绍、情景问答、才艺展示三个部分。自我介绍环节,参赛者用最简短的言语、最深刻的感受叙述班主任工作的经历,情景问答环节,参赛者结合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具体案例诠释自己的管理理念;才艺展示环节,参赛者充分演绎在书画、音乐、舞蹈、剪纸等领域的个人风采。经过激烈地角逐,王家山小学朱翠莲、和平楼小学张良荣、采秣小学陈文燕、东苑小学赵佳、健康路小学朱翠琴获得比赛一等奖。
二、少先队工作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                 
    我区各校把少先队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使少先队活动找到拓展的载体和空间,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了队员的健康成长,结合新课改开展丰富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今年,我区在深化少先队社团和特色小队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如“探知社团”、“小豆点诗社、棋社”、“探究与实践科学活动社团”等;此外,我区结合国庆六十周年,5月5日下午在东苑小学举行了一场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向祖国母亲献礼”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15名参赛选手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描绘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变化,展现了新世纪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冯桥小学的赵慧、湖东路四小的王玉、濮塘中心小学的张明霞、湖东路二小的许可及和平楼小学的温旭东等五名同学荣获一等奖。5月22日上午,在和平楼小学正式成立了花山区首个“红领巾城管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开展主题为“沐浴阳光下,雏鹰展风采”的第三届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区属学校结合各自特点,积极构建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艺术特长,尽情演绎新世纪少年儿童的艺术风采,如湖东路二小发挥市音乐特色学校优势,用口风琴奏出篇篇乐章;湖东路四小利用市英语特色学校之长,以英语课本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健康路小学彰显市美育特色学校积淀,鼓励学生在剪纸、泥塑方面大胆创作;西湖花园小学以五禽戏、经典吟诵为教育途径,引导传统文化回归;三姚小学普及竖笛演奏,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艺术熏陶……
    二是在课改中,结合少先队活动中的“体验教育”,让队员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我能行”。2009年我区各校的暑期夏令营生动活泼、大胆创新、各具特色。如“城乡少年手拉手”,让孩子们体验别样的生活;“绿色暑假”把学生带入一片美丽的树林,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当一天兵”,让孩子们走进军营,亲身体验,加深对军人的了解……一系列的暑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得到了锻炼,体验了成长。
     三是开展特色雏鹰争章活动。利用“雏鹰达标争章”这个载体,密切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使雏鹰争章成为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如采秣小学把棋类引进课堂,是我市唯一的“国家棋类教学基地”,并顺利通过了“省棋类特色学校”的验收。健康路小学彰显美育特色积淀,鼓励学生在剪纸、泥塑方面大胆创作;西湖花园小学以五禽戏、经典吟诵为教育途径,引导传统文化回归;三姚小学普及竖笛演奏,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艺术熏陶……湖东路二小把口风琴引进课堂,该校千人口风琴大齐奏是我区艺术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少先队工作与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相结合 
     我们以创建“安徽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为抓手,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努力寻求以学校为轴心,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少先队工作运行机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今天我当家”、“给妈妈一个惊喜”“家庭卡拉OK大家唱”、“区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既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又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三所学校荣获省家长名校称号,2004年,我区被评为“安徽省家庭教育示范区”,同年6月,被命名为“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在此基础上,2009年我们更是加大力度,11月份,先后对9所学校进行督察,对5年以来的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做一个回顾与总结,使我区的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少先队工作与社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为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我们积极尝试实行“四个共享”。
    一是实行少先队网络共享。区少工委努力通过电子信息化和网络通讯手段,将区属各校少先队组织最大限度地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加广泛有效地团结、教育和服务广大少年儿童。2006年我区率先创建了花山区少先队辅导员QQ群,2008年我们又成立了“飘扬的红领巾”花山区少先队博客,并不断加强QQ群和博客的管理、更新,促进了我区少先队工作的交流、展示和沟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提高了少先队工作的效率。
    二是与校外活动阵地实行资源共享。如东苑小学的红领巾气象站,就得到气象局的指导,该校还与体育局、消防支队共建,共创校体结合特色学校和少儿消防教育基地;湖东路二小与环保局、污水处理场共建;采秣小学与围棋协会共建等,都为少先队工作搭建了一个活动的平台。
    三是积极与新闻媒体实行共享。我们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活动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2009年先后在《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市电视台、马鞍山市青少年网站、马鞍山教育信息网站、市少先队QQ群等市级主要媒体、网站上报道了全区及各校的少先队工作近80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积极与社区共建共享。积极开展争创安徽省少先队重点工作示范区活动,会同团区委于2008年3月20日在东苑小学隆重召开花山区少工委成立暨班级文化建设现场观摩研讨会,积极拓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载体,充分整合有利于少先队发展的社会资源,先后在东苑、师苑、杨秣、西湖花园等社区成立了少先工作委员会。今年4月10日下午,在霍里中心小学举行了霍里村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这是我市首家村级少先队组织。会议产生了霍里村少工委第一届委员会,霍里村少先队委员会下设若干中队、小队,并聘请少先队辅导员。从这一天开始,生活在村里的少先队员将更好地参与到村里的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人翁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设施的功能,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我区六所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反响较好。全市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场会在师苑小学召开,该校还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2009年,我区少先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辅导员和队员辛勤努力、广大家长密切配合的结果,同时更离不开团省委、团市委、市教育局团委、团区委领导高度重视,精心指导和热情参与。工作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少先队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少先队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
 
 
    马鞍山市花山区少工委     共青团马鞍山市花山区委员会
 
 
 
 
 
                                                        200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