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媒体之声
马鞍山日报:让青春之光闪耀发展之路
如火青春,绽放诗城。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属于全体青年人的节日。回顾过去这一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青春赞歌。成绩背后,有广大团员青年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积极作为,也有各级团组织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能力的点滴努力。
“一学一做”进行时
4月22日上午,“小手拉大手、低碳一起走”公益徒步活动“走”入了秀山湖公园,这次活动只是团市委部署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的一部分。自4月启动以来,该活动目前已覆盖了全市100多所中小学的近6万名学生参与。
引领绿色生活、传播环保理念、参与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青年一代特别是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是冲锋在前的践行者。“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是团市委贯彻落实团中央部署的“一学一做”(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和市委部署的全域环境整治提升活动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学一做”,基础在学。2月底以来,团市委在全市4000多个团组织、12万多名团员中,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上团课、精品团课评选、“一学一做”知识竞赛、“一学一做”书签展示等多种活动形式,有效调动广大团员的参学积极性。“一学一做”,关键在做。围绕“做合格共青团员”,团市委聚焦党委政府所想、青年群众所需,在开展志愿服务、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引领青年争先创优等领域主动作为、不断发力,努力打造共青团“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的马鞍山模式。
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方面,成立全市“小青马”青年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1支专业分队,将散落在各条战线各个区域的队伍整合起来,有效提升了青年志愿服务的聚合效应。在3.5学雷锋活动月中,团市委设计了青春护航、温馨陪伴、阳光助残等12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每项活动由1个县区团委、1个机关科室、1个学校团组织和1个青年社会组织具体负责,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精准水平”。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团市委今年将抓住《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支持的议案》列入市人大年度5件重点议案之一的有力契机,计划在全市组建青年创新创业联盟,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一个政策咨询、融资担保、技术转让、市场对接、信息交流平台;将继续办好新一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注重与高校院所、天使基金、风投基金、人才团队及县区、园区合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落地率和转化率;同时还将进一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创业政策体系、解决创业融资难题、加强创业培训。在引领青年争先创优方面,日前,团市委授予表彰了全市“五四红旗团(工)委”、“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2016年度马鞍山市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集体219个;全市“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青年岗位能手”等优秀个人291名,进一步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深化改革稳步走
“今年植树节,团市委统一组织的植树活动方案定了吗?”“我们区团委计划开展组织青年进电厂参观活动,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加入啊!”“我们想申请市级‘青年文明号’,求引路!”在马鞍山共青团的工作群中,每天都会有许多青年关注的问题被抛出,也都会有专业的团组织负责人一一回复。
“走进青年中去、请来青年参与”,这已成为我市各级团组织深化改革、转变作风的“直接入口”。当前,各级共青团组织已经进入“改革时间”。作为改革的重大标志性、牵动性举措,“1+100”(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100名普通青年)工作已经在全团启动实施,我市也正严格按照要求深入推进。同时,以“共青团+互联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与共青团工作全面融合、与“青年之家”全面融合、团内团外全面融合、机关和基层全面融合)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让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成为团的工作自觉,全面提升共青团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密切团青关系、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努力把广大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面临“深化改革”这道时代考卷上的青春命题,团市委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关键,“去四化”、“强三性”,有效解决好脱离青年群众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有效地服务全市广大青年。
在优化机关内部设置的基础上,团市委通过“走进去”、“请进来”,深入到青年群众中去。“走进去”,即机关干部要积极参加基层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一步完善“4+1”工作制度,要求所有团干部每周4天时间在机关工作,至少利用1天时间在基层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中开展工作;“请进来”,就是多组织开展一些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活动,让青年人积极参与进来。在今年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全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团市委就积极发动万名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参与环境整治提升,有效发挥了青年力量。
从严治团无止境
4月7日,马鞍山共青团官方微信公共号推出的《团员必读: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是什么?》“干货帖”受到许多团员青年的欢迎。
从严治团,重中之重是管好团组织,夯实基层基础。针对此,我市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党管青年原则,集中力量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团组织,严格“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严肃团的组织生活,不断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此同时,着力加大对基层团组织的支持力度,于2016年探索实行项目化支持基层团建工作,重点扶持26个县级以下基层团组织工作项目,累计支持经费近2万元,效果显著。今年,团市委将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推动经费向基层倾斜、人员向基层下沉、项目向基层转移,切实发挥好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从严治团,严是保障。为增强团员先进性,我市通过严格入团程序,强化入团仪式,加强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做好团队衔接,努力解决“团青不分”问题。目前我市初中和高中毕业班团青比例分别为39.18%和73.40%,计划到今年底,初中毕业班团青比例将控制在30%以内,明年底,将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控制在60%以内。同时积极推动在大中学校普遍建立团校,把团校培训作为学生团员发展的必经环节。
为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我市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对团干部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重要要求,推动配齐配强县级及以下团委班子,进一步做好干部协管工作。同时强化理论武装,分层分类举办团干部培训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素质能力;大力支持团干部双向挂职,通过“上挂机关、下挂基层”的方式,有效提升各级团干部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