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选派干部任职村先进党支部事迹申报材料
灵墟村地处姑孰镇东部,座落在314省道北侧灵墟山下,与丹阳镇毗邻,属丘陵地区,是一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且自然资源缺乏的远郊小村,2009年村集体纯收入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0.59万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被省委组织部列入统一治理的全县12个“难点村”之一。
今年3月份,全省第四批选派干部、团市委学少部部长严东同志到村后,团结和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有关要求,借乘姑孰副城区建设和314省道改扩建的东风,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稳步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着力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一个富裕、生态、文明、和谐的新灵墟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强班子建队伍 巩固发展基础
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是选派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村级其它工作的关键。班子不健全,干部力量弱、工作难开展,是严东同志到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他充分认识到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事关一个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此,他积极争取镇党委的支持下,在本村物色了一名技术专长硬、发展潜力好、文化水平高的年轻同志充实进了“两委”班子,同时,向县委组织部积极争取选聘生名额,成功引进了一名大学生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目前,村“两委”班子共有6人,分别为第一书记、书记、书记助理、文书、民兵营长、计生专干,平均年龄33.5岁,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具有大学学历的2人,高中学历的人,初中学历的2人。
在工作中,村党支部针对长期以来党员队伍素质不高、觉悟低、思想涣散、缺乏活力的现状,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对党员的学习管理。针对党员长时间不集中学习,不重视学习,党性原则淡化,思想不统一的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党员学习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学习教育,转化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党性和责任意识。特别是今年11月份,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等地对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全体党员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精气神,提高了责任心,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针对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不合理,老龄化日趁严重,缺乏生机活力,党支部加大了青年的培养教育力度,今年以来,共有9名年轻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全程联名推荐、公示、票决等程序,发展党员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后备干部5名。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党支部上下焕发了新的活力,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党建工作由此走上了全镇前列。
二、推动载体建设 创先进争优秀
今年以来,村党支部始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创先进,加速崛起争先锋”为主题,坚持“二个注重”,积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一是注重大规模组织宣传发动,将创先争优的意识深入党员群众心中,先后召开了动员会、承诺会、点评会、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学习会,在全村设立宣传栏2个,悬挂横幅4条,张贴标语8条,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实现了活动在思想上启动;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入户调查,走访群众百余人,征集到了30多条开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编发活动简报26期,上报信息50余次,实现了活动在行动上主动;立足在破解发展难题、完成中心工作上创先争优,全面落实党委、政府交派的征迁拆违、土地置换、计划生育、人口普查以及防汛抗洪等各项工作,把创先争优体现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上,实现了活动在重点上突出。二是注重大范围开展承诺点评,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根据调研走访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党支部经过认真梳理,确定承诺了7件事项,我村有履职能力的45名党员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能力特长等特点,确定承诺了57件事项,其中村“两委”成员承诺了17件事项,其他党员承诺了40件事项,并将承诺时间、承诺内容、完成时间等在党务公开栏进行了公示。12月8日,当涂县委书记操隆山来我村开展“三民一促”活动,对村党支部承诺和“两委”班子成员承诺进行了现场点评。目前,党支部和党员承诺事项完成率达到90%,剩余事项正在办理中,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找路子抓发展 助民增收致富
作为灵墟村的当家人,怎样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一直以来都是困挠党支部的一道难题。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路子,党支部一班人分成三个组,走组入户,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邀请相关部门的同志一道调查研究,最终党支部拟出了致力于全村经济发展的规划,明确了工作的重点。规划指出,我村地处丘陵地带,村级经济的发展不适合办工业,可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在特色农业生产上下功夫,在帮助村民掌握科学技术和经营上下功夫,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做好农民土地的流转,向种田大户和农业经营性公司流转,引进外地的农业经营公司来村承包经营,在打造生态农业上做文章。
为了实现全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调整好全村的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制定了全村的发展规划后,村支部认识到了要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必须得有致富的门路;于是村支部把目光瞄准在了引进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门,增收无路的问题上。一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选派干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依托铜山墈村民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充分发挥好专项资金酵母作用,对该村民组水面进行了综合开发,为提高村集体收入积蓄了后劲,目前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实施将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万元。二是适时引进当涂县翎风种鸽养殖有限公司,发挥该企业典型示范作用,实现农民就近就业,整体拉动村民养鸽致富。项目投产后,每年将养殖种鸽5万只,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三是通过吸引马鞍山市灵墟山庄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050万元,建成占地200亩的银杏树、生鸡种养殖园,积极探索以养殖基地作平台,以科技指导为支撑,以龙头企业来带动,以打造品牌闯市场的生态养殖发展新模式。
四、解民忧促和谐 保障改善民生
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以服务村民为立足点,拆除铁门围墙,高标准建设开放式村部。整合各种资源,把卫生室、图书室、篮球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点、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先锋在线工作站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铺设了3条石子路,修建了1条机耕路,开挖了3个当家塘,对全村2个塘口进行了清淤。此外,党支部着重在主动服务群众、回应群众关切上下功夫。一是关爱残疾人群体。通过帮助全村1名残疾人加入“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1名残疾人进敬老院,2名残疾人建房,基本解决了全村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问题。二是关爱留守儿童。指定一名党员做好留守儿童的帮教工作,在“六一”期间,集中慰问了全村8名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了现金和学习用品,勉励他们自强自立、发愤图强。三是关爱贫困大学新生。争取选派干部所在单位的支持,建立了村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扶助基金,为全村今年考取普通高等院校的3名贫困家庭学子每人发放2000助学金,缓解了他们就学部分压力。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灵墟村2000多名群众在党旗的召唤下,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正沿着创先争优活动中所设定的“科学发展创先进、加速崛起争先锋”的道路奋力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条路将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