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复工复产,华天90后们走起!
疫情之下,困难重重,中冶华天青年员工积极响应公司“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两手都要硬”的要求,迅速投入到复工复产的第一线,主动加班加点,保节点、抢工时、抓进度。其中有一群90后、95后,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绽放多彩青春。
1、焦宝峰、丁菁菁
建筑设计研究院院规划设计组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全组只有焦宝峰和丁菁菁两位90后年轻成员,但是即便只有两个人,也是一支可以独当一面的队伍。 在新年伊始,焦宝峰和丁菁菁接到南钢集团的委托,邀请参与南钢厂前区的方案竞选。2月24日,在疫情还较为紧张之际,他们毫不犹豫深入南钢调研,带来第一手现场资料。一周内,他们拿出两稿设计方案,半个月内,和业主反复沟通,不断优化完善方案。尽快面对任务多、要求高、时间紧,再加上疫情带来的影响,焦宝峰和丁菁菁克服重重阻碍,加班加点到深夜,设计方案、细化文本、协调各个专业和方案效果,全力推进设计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最终给了南钢业主一份满意的设计。
2、高心宇
90后的高心宇是互联网+研究院的科研青年之一。自2月10日起日照钢铁智能化料场项目开工后,他积极投入研发,快速将早期研发的智慧原料场根据项目需求在新平台上进行移植和重构,使该项目顺利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为保证海天重工智能制造项目验收时间,从海天重工2月20日复工起,他就时刻对接调试、进行远程技术支持,最终在五天内成功让该智能制造系统成功上线。此外,他还兼顾研发任务,完成发明专利《一种原料场运输皮带流程的最优动态选择方法》的撰写、对轧钢控冷设计平台功能优化,并时刻保证着城市污水智慧管控系统的正常运营。
3、杜阳
93年的杜阳尽管2018年才从东南大学毕业进入公司,但踏实勤奋的他已成长为水环境分公司福建泉州闵光料场EPC工程的专业负责人和马钢CCPP综合利用发电工程的设计人。两个工程都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项目部安排,2月涉及的出图节点达10个。疫情期间,杜阳积极克服居家办公的不利因素,根据考核节点合理安排时间,累计出图32A1,其中BIM图纸16A1,确保了项目节点的落实。
4、于士彦
作为2019年入职的应届新员工,市政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的于士彦自2月10日起通过居家办公的方式立刻开展手头的工作。利用远程办公手段,及时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及结构专业负责人进行沟通。自2月20日起正式到岗复工,除保证分配的设计任务完成的情况下,他还主动要求增加工作量。先后完成了柳钢中金2X40MW煤气发电EPC总承包工程辅机平台上部结构,新余钢铁公司棒材生产线工程的操作室、排烟风机房、ER3电气室等多个子项的结构设计,参加罗源闽光130万吨H型钢项目燃气平台结构的设计工作,目前已完成22.25A1施工图的工作,均满足进度节点要求。
5、周栋
钢铁设计研究总院90后青年员工周栋是公司重点项目罗源大H型钢项目的机械专业主要设计人员,承担冷床区、码垛区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节点非常紧急,疫情之下,为了不影响设计进度,他提早回宁到公司,在宿舍接受隔离的同时开展办公工作,通过线上方式与同事保持沟通,隔离结束后积极前往办公室,迅速进入了复工复产的工作状态。截至2月底,已完成3套施工图的入库归档,并完成施工图设计约63A1,出色的完成公司的设计进度要求。
6、田文
98年出生,去年新入职电气公司的应届毕业生田文是公司年纪最小的技术人员。尽管年纪小,工作干劲丝毫不逊于他的师兄师姐们。从1月28日开始,田文便自发列了一张工作清单,在家进行办公,坚持每天工作10个小时。在画图过程中,他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等与专业负责人进行沟通,确保图纸质量。从自我复工至今,完成图纸约305张,共计约80A1。在复工到岗上班后,他利用各类科普文章和线上平台向周围的同事科普防疫知识,将办公室打造成为宣传防疫知识的第一窗口。
田文说:“非典时期,我们还在上学,学生都是被保护的对象。但现在大部分90后都上班了,我相信我们90后也可以通过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7、卢慧中
自2月8日返回南京园区宿舍隔离,卢慧中克服在宿舍办公的困难,积极投入工作之中,针对“环保管家平台建设”里的环保版块,认真筛查问题。其中,环保手续方向,召开一次电话会议,时长2.5h,梳理解决问题138个;水方向,召开一次电话会议,时长2h,梳理问题243个;固废方向召开三次电话会议,累计6h,梳理解决问题594个,有力的保障了项目的正常进行。
8、潘鑫波
市政设计研究院的潘鑫波自2月9日第一时间从山西运城回到华天南京园区后,在宿舍隔离的同时便开始了居家复工。作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应届新员工,尽管工作经验尚浅,但他努力克服苦难,通过远程方式与同事沟通、向前辈请教。他根据设计任务节点,为自己划分制定每日工作任务节点。他使用结构设计软件对两个除尘站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并完成了10张A1图纸的绘制,确保自己在设计任务节点前保质保量的完成结构设计工作。
面对疫情之下的重重苦难,更多如他们般的90后们主动投身到复工复产第一线中,承担着青年人的责任,秉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勇挑重担,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