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高位推进“青马工程”锻造青年骨干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当涂团县委落实“青年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年的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目标是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青年骨干,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幸福当涂添砖加瓦。
一、“高位思考”明确育人标准
在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紧盯“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根本任务,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设立“青马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负责同志牵头挂帅,并定期向县委分管领导请示汇报。通过擦亮“青字号”招牌、拓宽“青年路”选人用人机制、把牢“青年关”考核奖惩等举措,为县域发展注入青春能量,焕发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机活力。
在理论水平提升上下功夫。制定《2021年当涂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学计划》,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班开展“智汇当涂 共创未来”青年创客沙龙,邀请百助CEO程磊从创新意识、创业思维两个方面为青马工程学员进行授课,通过课堂教学分享沟通如何度过创业瓶颈。在农村班开展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共青团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共青团安徽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精神,采取主旨演讲、交流讨论、辅导报告等多样化形式,有效激励了学员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树牢共产主义信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少先队辅导员班,以专题讲座和培训两个切口,深入浅出的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马鞍山市“红领巾奖章”实施方案》等文件进行解读,并开展了少先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的实践指导,为少先队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在党史学习教育上下功夫。组织学员开展“青春学史”主题读书活动,通过忆党史、话光荣传统、讲创新理论,用生动活泼、青年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方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最大限度调动学员们了解党史、接受党性教育的积极性,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见贤思齐。三位学员回顾了自己的入党经历,从入党初心、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自己的成长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心得并鼓励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
二、“高位行动”践行育人使命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21年共开设“青马班”3个班次,分别为非公企业与社会组织班、农村班、少先队辅导员班,开展专题学习15次,组织专题活动3次,培养学员140余人。4月12日—13日组织“青马工程”非公企业与社会组织班学员20人赴江苏开展创新创业考察交流,5月17日,组织开展“青春学史”主题读书活动。4月28日,在护河镇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会议室举行全县迎“五四”暨当涂县青马工程(农村班)培训会,30余位代表参与会议。2021年3月19日,组织“青马工程”企业班学员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
坚持党建与团建相结合。贯彻落实全团带队工作,精心制作“童心向党”青少年党史学习漫画册,组织红领巾宣讲团成员赴全县各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共计43场,免费赠阅漫画册2000余份,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和发生在当涂的党史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党史学习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坚持党建与队建相结合。11月12日,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联合举办当涂县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技能大赛,引导和鼓励全县广大拥有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少先队辅导员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创新进取,努力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高位激励”补足育人短板
擦亮“青字号”。积极挖掘并宣传推介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开展“青”字号品牌创建评选活动,推树“当涂青年英才”,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获评市级“青年文明号”6家,省级“青年文明号”1家(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将单位打造成青年马克思者孕育的摇篮。
拓宽“青年路”。积极开展当涂籍大学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选拔活动。采用个人报名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发掘优秀在校马克思主义者深入乡镇一线担当团的工作骨干,就职期间参加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内容计入校外实践及推优入党内容。1年期满后,团县委将对本批兼职团干部进行综合考评,相关结果作为未来持续任用和校内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把牢“青年关”。构建岗前大轮训、岗位大练兵、业绩大比拼全过程培养体系,当涂县“青马工程”由团县委副书记担任跟班考察员,负责与导师定期碰面会商以及了解学员思想动态等工作。团县委制定“青马工程”成效追踪制度,每半年对学员发展情况进行一次深入了解,推动跟踪培养常态长效,确保培训课程紧贴学员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势、补足短板,工作上不断创新,为培育更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持续奋斗!